自闭症孩子的健康,你们在乎过吗?
发布时间:2018-12-05        作者:admin

  自闭症孩子的健康,你们在乎过吗?

  听到“自闭症”这三个字的时候,你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?有人说,是像电影《雨人》的主角,记忆力超强,数字天才;有人说,特别会画画,是艺术天才,腾讯公益之前做过活动,展示的自闭症孩子的画都很棒。

  其实,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。在自闭症患者中,大概四分之三的孩子同时伴有智力障碍,剩下的才是智力处于平均或平均以上水平的孩子,天才,更是极少数。把自闭症跟天才等同在一起,可能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,但是,这种误解可能会给自闭症家庭带来额外的压力。

自闭症孩子的健康,你们在乎过吗?

  今天带大家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,不但可以破除大家对自闭症的迷信,帮助你鉴别、判断自己孩子的行为问题,而且你的举动也许还能给自闭症家庭带来莫大的支持。

  一、患自闭症的孩子,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
  它不是一种单一的“病”,学界用的术语是“自闭症谱系障碍”,是一组神经发育性障碍,有不同的亚型,行为表现各有不同,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低下,有重复刻板的行为、兴趣和活动模式,其核心的障碍就是社交障碍。因为没办法与人正常交流,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所以称“自闭症”或者“孤独症”。

  你该问了,那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是什么?很遗憾,目前在医界和学术界并无定论,大多数学者认为自闭症是有基因因素为基础的疾病。有20%的自闭症患者,可以在家族中找到智力低下、语言发展迟滞,或者有类似自闭症症状的成员。

  二、自闭症并不遥远,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?

  很多人说,自闭症儿童是来自星星的孩子,你不理解他们,觉得他们跟你不在一个世界生活。其实,没那么遥远,他们就在你的身边。

  对于普通家长,你可能更关心的是,怎么把我孩子的行为跟自闭症做区分呢?比如,我的孩子很内向,不爱社交,他有自闭症吗?我的孩子语言发展迟缓,他不会是自闭症吧?

  前不久,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等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个专家共识,提出自闭症的五个早期行为标志,分别是不看少看、不应少应、不指少指、不语少语和不当。这些标志性行为很多时候在2岁前就已经出现。如果宝宝出现了这些行为,特别同时具有这些行为,我们就应该非常警觉了:

  不看或少看,是说目光接触异常。对人,特别是对人的眼部注视较少。脑部扫描也发现,和普通孩子相比,自闭症孩子看到玩具图片时,大脑更活跃,看到人脸图片,甚至是妈妈的脸,都不怎么活跃。

  不应或少应,包括两项,一个是你叫宝宝的名字,他没有反应;就是所谓的没有呼名反应。还有一个是,宝宝不能跟别人产生共同注意,也就是说,不能和其他人关注同一个物体或事件。比如,你指着洋娃娃说:“宝宝,看,娃娃。”如果宝宝顺着你的手指,跟你同时看向洋娃娃,这就叫共同注意,共同注意在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发展上非常重要。

  不指或少指,是说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,不会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。不会摇头表示不要,不会有目的地用手指。

  不语或少语,这是特指语言发展方面的延迟。

  不当,这是指使用物品异常,相关的感知觉异常,语言发展倒退。比如有刻板的重复动作,比如只玩某一个玩具,玩很长时间,玩的时候不理人,而且兴趣狭窄。

  所以,如果对照完这些标志行为,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符合,特别是符合多种这样的异常行为,你就应该警觉了。

  三、要相信偏方,选择适当的干预

  如果经过诊断,确诊了自闭症,该怎么办?

  大多数自闭症患者都无法完全治愈,但是经过适当的干预,他们的行为问题能得到改善。而且,宝宝小时候的大脑可塑性强,后天丰富恰当的环境因素,完全有可能使有先天障碍的自闭症宝宝大脑回到正常发育轨道,让社交、认知、语言和适应能力得到改善。早诊断、早干预,有利于提高自闭症孩子的生活品质。

  所以,如果确诊了自闭症,不要迷信偏方,去儿童专科医院进行干预治疗。自闭症孩子的病因不同,障碍表现不一,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综合考量,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。

 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、和遗传有关的疾病,目前发病率较高,约1%。我们不能把它与智力发育和语言发展障碍混淆,我们需要对它的早期症状保持警觉。